全球熱頭條丨工作研究丨推動智慧工會融入智慧社會建設的思考
【工作研究】
(資料圖片)
原標題:推動智慧工會融入智慧社會建設的思考
劉揚厲
觀點
作為智慧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工會建設為工會深化“互聯網+”工作指明了方向。未來,應繼續(xù)推進智慧工會與智慧社會深度融合。
智慧社會是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重要一環(huán),對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工會十七大將“構建智慧工會”寫入工會章程。作為智慧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工會建設是適應新形勢、新變化的部署安排,為工會深化“互聯網+”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越來越多各地工會逐步走上建設“智慧工會”的升級之路,產生了與互聯網技術融合更緊密、服務對象覆蓋面更廣、聯系職工群眾更貼心、服務流程更便捷等成效。比如,杭州市總工會建設“杭工e家”APP,其中包含服務、新聞、社區(qū)、入會4個功能,內置維權幫扶、學習培訓、福利普惠、婚戀交友等14個應用,職工可享受34類服務項目。同時,智慧工會管理平臺分管理級工會和基層工會兩個類別進行配置,連通基層工會、鄉(xiāng)鎮(zhèn)(街道)、區(qū)縣(市)和產業(yè)、市總4級,實現協同辦公、數據共享。
目前,智慧工會融入智慧社會建設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政治引領線上線下融合。在以往的政治引領工作基礎上,進行了數字賦能,推出宣講網絡直播,微信、抖音宣傳發(fā)動,線上普惠平臺培訓學習等,同時依托大數據,有針對性地投放職工群眾感興趣的活動和培訓,進一步擴大政治引領的覆蓋面。二是服務方式智慧化。各地工會應用“互聯網+”思維重構工會服務體系,借助新的技術工具把握職工新需求,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改善服務質量。三是數據共享扁平化。建設智慧工會,是工會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智慧社會的大數據將為智慧工會精準提供職工需求,為工會謀劃工作思路提供參考,而智慧工會在運用大數據更好地為職工提供精準服務的同時,也成為智慧社會大數據的有效組成部分。
未來,繼續(xù)推進智慧工會與智慧社會深度融合,可從以下幾方面著力。
第一,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制度安排。由國家或省級單位牽頭,研究制定智慧工會與智慧社會融合發(fā)展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加強制度設計和政策支撐。健全完善平臺管理、數據共享、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形成共識,統(tǒng)一協調,將不同部門、不同市場主體、不同規(guī)模企業(yè)、不同社會組織等納入融合發(fā)展大局,既要體現不同領域的特點,又要統(tǒng)籌規(guī)劃、建設、運維,理順融合機制,形成綜合治理合力。
第二,強化工會內部與外部數據共享。首先,要加強工會內部數據庫建設與共享。其次,要加強與外部部門的共享。協調多方建立起數據共享機制,同時要避免有共享無協同的問題,避免與相關單位數據資源彼此分散、割裂和碎片化狀態(tài),促進各主體的數據交換,真正實現數字信息共享。
第三,協力推進線上和線下同步建設。智慧工會建設是信息技術時代工會工作模式的一種創(chuàng)新,但它必須依靠扎實的基層工會組織建設和實體。不僅要大力建設線上平臺及服務體系,也要加強線下實體及服務的建設,并不斷改進線下工作模式和服務方法,形成完整的線上線下工作鏈條和無縫對接。
第四,加強工會干部隊伍素質建設。在智慧工會建設過程中,轉變工會干部觀念提高工會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尤為重要。要提升工會干部的數據收集和挖掘能力,提高為職工維權和服務的精準化水平。
(作者單位:廣東省湛江市總工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