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熱聞】未讓座被老人罵哭,律己的道德不是綁架他人的鎖鏈
【資料圖】
原標題:未讓座被老人罵哭,律己的道德不是綁架他人的鎖鏈
2月25日,湖南長沙的一輛公交車上,一名男學生因未給老人讓座被老人罵哭,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四川觀察 2月26日)
車上目擊者拍攝的視頻顯示,頭戴帽子的老人對坐在前面的學生破口大罵,污言穢語不堪入耳。乘客與老人講道理,也同樣被老人怒斥。目擊者還表示,該老人除了對男學生惡語相向外,還動手打了男生。老人的種種惡劣行徑讓人無比憤怒,引來無數(shù)網(wǎng)友的斥責。
這種事情并非個例,近年來類似的事件甚至屢見不鮮。無論是公交車上老人被拒絕讓座后的辱罵,還是高鐵上理直氣壯地占他人的位置,都曾引起輿論的關(guān)注。這不禁讓人思考,道德倡導何時成了必須履行的義務,沒有及時讓座就要承受被罵的風險?
敬老愛幼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也被人們認為是對特殊群體的關(guān)愛和照顧。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一些“弱勢群體”將道德變成了綁架他人的鎖鏈,以一種“你就應該為我服務”的態(tài)度去要求甚至威脅別人。一旦對方拒絕了自己的要求,便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指責,甚至辱罵毆打?qū)Ψ健_@種道德綁架無疑是一種極端錯誤的、可恥的行為。
誠然,給老人讓座是一種值得稱贊的行為。但是讓座只是讓座者本身出于對弱勢群體的關(guān)懷而做出的一種選擇,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沒有權(quán)利要求他進行讓座。我有權(quán)利出于對你的關(guān)心而進行適當?shù)恼疹?,但是你沒有權(quán)利不顧我的需要而要求我為你付出。把自己的座位讓給需要的弱勢群體,是一種暖心的行為;而出于自己的需要不去讓座,也是一種本分,不應該受到任何人的指責。讓座不是義務,而只是一份額外的愛心,任何人都有選擇讓或是不讓的權(quán)利。對座位有需要的弱勢群體,享有被讓座的權(quán)利,但并沒有因為被拒絕讓座便指責甚至辱罵他人的權(quán)利。讓座的行為應該出于愛心與關(guān)懷,而不應該是被道德綁架下無奈的選擇。
古人云:德,律己者為德,律他人者無異于私刑。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人們?nèi)粘I罴捌湫袨榈臏蕜t和規(guī)范,是人們心中衡量自身行為是否正確的繩墨,而不是去指正他人、企圖更改他人行為的戒尺。公交車上的老人用污言穢語去指責、辱罵一位沒有讓座的學生,顯然他已經(jīng)將讓座的道德當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義務。老人口口聲聲以“弱勢群體”自居,指責男生“沒有良心”,可高高在上、用斥責的態(tài)度侮辱別人的他哪有一點“弱勢群體”的樣子?老人只要求學生去尊老,但他自身卻沒有做到愛幼,稱得上是素質(zhì)低下。
道德之所以存在于社會,是因為人們心中希望看到年輕人主動給老人讓座、老人表示感謝的和諧溫暖,而不是老人指著年輕人的鼻子逼迫他為自己讓座而發(fā)生的爭吵。道德來到世間,應該帶來的是溫存與關(guān)愛,而不該是斥責和辱罵。當雙向的關(guān)愛理解變成了單向的索取,當心中的自省變成了對他人的鞭笞,當人人對他人大談道德卻不審視自己,道德便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原本應該充斥在社會中的溫暖與陽光也可能變味。
道德無罪,卻被混雜在污穢的言語里;滿口仁義道德者,自身卻涂滿污泥。希望道德的玫瑰能開在每個人的心田,讓我們懂美、行善、嚴于律己;而不是長在某些人的嘴里,吐出花莖上的尖刺去傷害、脅迫他人。律己的道德不是綁架他人的鎖鏈,相互關(guān)愛、尊重理解,道德的芬芳會遍布在燦爛的藍天。(韋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