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觀點:祛除“唯論文”,評出好教師
(資料圖片)
原標題:祛除“唯論文”,評出好教師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做好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明確衛(wèi)生、工程、藝術、中小學教師等實踐性強的職稱系列不將論文作為職稱評審的主要評價指標,評價標準中不得簡單設立論文數量、影響因子等硬性要求。政策一出,中小學教師連聲叫好——“終于不用為發(fā)表而硬寫論文啦”。(1月17日《光明日報》)
中小學教師苦論文久矣。從2009年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試點工作開始,國家層面的職稱評審政策一直致力于改變這種傾向。然而,知易行難,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中的“唯論文”痼疾并不易祛除。落實落細新政策還需系統(tǒng)謀劃、科學推進。
首先,這涉及指標均衡的問題。盡管新政降低了論文比重,但一些基層教師擔心,這會不會反過來造成其他指標權重增加?譬如,如果公開課成為硬指標,可能會過度占用教師時間。筆者認為,新政調低論文權重,為業(yè)績成果評定多元化騰出了空間。下一步,可以把技術解決方法、智庫成果、教案等納入其中,讓擅長教學的一線教師享受到新政紅利。
其次,這涉及評價主體的問題。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之所以存在障礙,與評價視角有很大關系。換言之,誰來評、評什么、怎樣評,很重要。可以向用人單位授予更多的職稱評審自主權,充分發(fā)揮用人單位主體作用。此外,還可以進一步完善同行評價機制,開展公平公正、代表性強、權威性高的同行評價?,F(xiàn)在,一些學校采用“自評+備課組(年級組)打分+主管領導打分+學校評審小組打分”的方式,更貼合教學實際。
再次,這涉及評價方法的問題。要把結果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有機融合起來。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加強過程性評價,能夠更好體現(xiàn)中小學教育工作的實踐性。具體來說,應當聚焦核心業(yè)務的全過程質量,把師德修養(yǎng)、課堂教學能力、育人能力、教學成效等方面的評價納入進來,精細劃分、準確賦分,切實增強評審標準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
當然,祛除“唯論文”痼疾并不等于重教學能力,而輕教研能力。只不過,一線教師的教研工作應當聚焦于解決教學過程中的現(xiàn)實課題,并與教學有效結合起來,來推動教育教學質量向高層次躍升。(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