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奧運場館賽后使用的得與失
原標題:國外奧運場館賽后使用的得與失
奧運場館的賽后使用問題,是各個奧運舉辦地都極為關注的話題。從國外的經驗看,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
筆者在歐洲工作時,多次去兩個奧運舉辦地——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和奧利地的因斯布魯克參觀考察。前者是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后者是當今世界唯一兩次舉辦冬奧會的地方——曾先后舉辦1964年和1976年冬奧會。
盡管80多年過去,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歷經二戰(zhàn)戰(zhàn)火和歲月磨礪,至今依然是柏林地標式建筑。這里經常舉辦大型賽事和文藝演出,是2006年足球世界杯的主賽場,也是德甲柏林赫塔的主場。筆者曾在這里觀看世界田徑世錦賽和德甲的比賽,場外公園是柏林市民休閑的熱門場地。
因斯布魯克位于德、奧邊境的阿爾卑斯山中,景色宜人。夏季漫步在中世紀古建筑的老城,可以看到遠方阿爾卑斯山上的殘雪,仿佛置身童話世界。到了冬季,這里便成為各國雪友紛紛造訪的滑雪勝地,在白雪皚皚的山峰中享受粉雪的無限樂趣。因斯布魯克城外,當年奧運的大跳臺依然矗立,不僅成為地標,至今還在使用。當年的滑雪場,如今是頂級熱門。當年的主體育館,如今舉辦包括歐洲杯足球賽在內的體育賽事。當年的運動員村,如今成為酒店、民宿。筆者就曾入住其間,聽當地老翁暢談當年的奧運往事。得益于兩屆冬奧舉辦地的名聲,因斯布魯克成為歐洲聞名遐邇的旅游勝地。
夏季奧運會一般都在大城市里舉行,人口稠密、市場大,但奧運場館賽后利用依然是世界性難題。主辦方都要為大量體育場館的運營傷透腦筋,一些主辦城市甚至因此背負上沉重的經濟負擔。
2000年悉尼奧運會后,部分場館廢棄,少數場館進行拆除賣廢舊建筑材料。2004年雅典奧運會后,30多個奧運場館,每年上億歐元的高昂維護費用讓雅典叫苦不迭。記得筆者去雅典出差,當地就有人抱怨奧運會是“面子工程”——雅典奧運會總開支嚴重失控,使希臘政府陷入嚴重的預算赤字。由于當地人口少、市場不大,加上希臘經濟不景氣,場館賽后運營人流量太小,虧本嚴重。因而,一些冷門運動場館干脆就廢棄了,有的已經長滿荒草。
相比夏季奧運會,冬奧會受高山、雪地環(huán)境等限制,通常在較小的城市和偏遠地區(qū)舉辦。人口少,意味著很難再舉行大規(guī)模活動,而且冬季運動還受季節(jié)限制,給場館賽后利用更增添了難度。例如,1968年法國格勒諾布爾冬奧會滑雪場地后來就被廢棄了,因為其所在位置不太理想,運營成本太過昂貴;1980年美國普萊西德湖冬奧會奧運村在賽后空置多年,后被迫轉交聯邦作為監(jiān)獄而非奧運遺產開發(fā);1998年日本長野冬奧會后,巨額的場館設施維護費用成為長野的大包袱……
奧運場館賽后使用難題早已引起國際奧委會的注意。新世紀之初,國際奧委會專門成立了“奧運會研究委員會”,研究如何控制奧運會的規(guī)模,科學合理地規(guī)劃和建設奧運場館。此后奧運會的申辦,一個重要的板塊就是,申辦方要詳細陳述賽后場館利用的規(guī)劃情況。
值得借鑒的例子也有不少。1988年加拿大卡爾加里冬奧會,當地修建了一批高水準的現代化場館,后來成為加拿大冰雪運動培訓基地??柤永锒瑠W會5個主要場館,賽后一直被作為加拿大冬季運動的心臟使用,繼續(xù)承辦世界錦標賽和世界杯賽事。依托高水平場館,卡爾加里培養(yǎng)了很多加拿大冬季項目運動員,成為“明星的搖籃”,加拿大也逐漸成為冰雪強國。
伊澤爾谷高山滑雪場是1992年法國阿爾貝維爾冬奧會高山速降項目比賽場地。賽后,這里繼續(xù)打造高山滑雪項目。當地雪道總長達150公里,共有四色雪道150余條,可以滿足不同級別滑雪愛好者的需求。小鎮(zhèn)只有常住居民1500名,但每年可吸引全球滑雪愛好者達5萬人次,帶動600人就業(yè)。這個深藏于山谷的小鎮(zhèn)被打造成了世界頂級滑雪場。
2014年索契冬奧會奧林匹克公園賽后成了F1俄羅斯站比賽場地,賽道背景處可以看到冬奧會火炬。普京總統(tǒng)曾親臨比賽現場,讓俄羅斯掀起F1旋風。冬奧會主體育場菲什特體育場成為俄羅斯國家足球隊的訓練基地,被作為2018年俄羅斯足球世界杯的比賽場地之一。速滑館被改造成俄羅斯南部最大的展覽中心,冰球館成為一座多功能體育館,冰壺館被改造成一座集體育和娛樂于一體的多功能館。位于高加索山區(qū)的幾座滑雪賽場對外開放運營,雪上項目新聞中心后成為八國峰會的舉辦地。
北京冬奧的圣火即將熄滅,我們一點不用擔心賽后場館的利用問題。在申辦和規(guī)劃場館建設之時,賽后場館利用早已通盤考慮。況且,冰雪運動已成年輕人的“新寵”,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各大奧運場館會應接不暇。
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標簽: 斯布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