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輕傳道不賤賣:解讀《一人之下》632話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婺江墨客。最近這一期漫畫頗有意思,明面上講的雖然是三一門“收徒選徒”的門道,但其背后更有意思的卻是蘊含著《西游原旨》的身影。在墨客看來,李慕玄拜師三一門學藝的過程與美猴王拜師菩提老祖的過程,可以是說如出一轍。原本在這方面的解讀是 @呆呆獸星君 更專業(yè),但呆總早已停更N久,墨客只好越俎代庖,也來拆解一二,如有不周之處,還望各位看官寬宥一二。
師父就愛“故”弄玄虛當年,年輕時候的老天師曾說過“不光咱老師,我發(fā)現(xiàn)這玄門的師長就是不愛有話不直說,就愛那套什么敲你三下頭關(guān)正門倒背手的暗語”。
(資料圖片)
在這里墨客就是個搬運工,絕對沒有對玄門前輩不敬的意思,僅僅是局限于《一人之下》的內(nèi)容進行討論,這話可都是老天師說的,米老二寫的,罪過罪過。
事實上,不論是老老天師張靜清還是三一門長左若童,那都是傳道受業(yè)解惑的教師爺,教出的弟子也都個頂個的是人杰,絕不會因為“不慎”教出了張懷義和李慕玄這兩個“逆徒”就會被黑的!
米老二為了說那點收徒的典故,把這兩位德高望重的前輩都稍進去了,太壞了,現(xiàn)在我來批判他!【怒】
在教導弟子這方面,相比三一門長左若童門下的李慕玄和陸瑾,同樣是玄門巨擘的老老天師張靜清,他在米老二的筆下,這對比就出現(xiàn)了啊!是在他的筆下啊!
一個是基本用不著怎么去教,甚至可以讓他代師授藝的張之維。
另一個卻是私下里下苦功調(diào)教三年,就為了有朝一日能折騰一把張之維的張懷義。
你管這叫“因材施教”?!
這分明就是為了敲打已經(jīng)“過分囂張”的大徒弟,特地去給小徒弟開小灶“下私功”嘛。要放在政治斗爭里,這就是妥妥的培植新人打壓老人,哪怕是按爽文的套路,高低也得有個“小弟子絕地逆襲,大師兄黯然慘敗”的劇情套餐。
事實上,老老天師當初也是這么預想的。
奈何這可是張之維,米二就是給張懷義開了N個掛,也不是“稍微認真”的師兄一合之敵。
咱拿老老天師對這兩位“高徒”的教學模式做個參考系,去比較三一門的這兩位“預備弟子”,各位看官們細品一下:
李慕玄和張懷義的性格脾氣和腦子像不像呢?
陸瑾和張之維的天賦和秉性像不像呢?
咱們先來聊聊張之維和陸瑾。
一個是天賦異稟,對練炁修行能獨自琢磨到根本原理的“練炁天才”;一個是生于練炁名家,家風熏陶之下培養(yǎng)出這個年紀少見的心態(tài)平和,一個“穩(wěn)”字多少人都難得的年輕翹楚。
一個是修為遠超同齡,已經(jīng)把門下師兄弟全都敲打了一遍的“準天師”;一個是入門以來沒吃過半點虧,因為手段高力壓同齡人,更有點日漸驕狂的“名門高徒”。
一個是縱有千般能耐無窮潛力,但師父面前依舊是乖寶寶的“滑跪達人”;一個是在同輩面前可以擺出“高人風范”,但在師父面前卻總是一副小兒女作態(tài)的“秒哭寶寶”。
這兩對師徒關(guān)系,其實就是傳統(tǒng)意義上“嚴師出高徒”的典型范例。唐代韓愈在《師說》中講“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作為師父,授業(yè)和解惑自不必多說,傳道卻是要放在首位的。那是因為在過去傳武和宗派中拜師,都要有“引、保、代”,引師是引薦人,保師是擔保人,代師是代師父向你傳藝的。磕頭拜師,成為入室弟子,那磕了頭的弟子,就如同家里的兒女一般,教導弟子尊師重道戒驕戒躁便是入門的第一課。
師徒之間,不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鏈條,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個認同鏈條。
用漫畫里的說法,使你為人者父母,使你做人者,才配叫師父。
《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就有兩個老師,一個是教他本領(lǐng)的菩提祖師,教會了他各種神通法術(shù)、呼風喚雨、筋斗云、72變等等。可菩提祖師偏偏并沒有教悟空如何修身養(yǎng)性、如何為人處世。悟空的本領(lǐng)很強,最后依然是被壓在五行山下。
直到悟空遇到了第二個師傅唐僧,他沒有教給悟空任何神通法術(shù),反而一直不斷地啰啰嗦嗦給悟空講做人做事的大道理,他告訴悟空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如何修養(yǎng)身心,如何跟人好好說話,他引導悟空走向正道,不斷對他進行心性上的開悟和提升,他引導孫悟空設(shè)定目標,堅守價值觀,做有意義的事。最后孫悟空修成正果。
雖然孫悟空拜唐僧為師,什么實際的本領(lǐng)也沒有學到,但至少,從此江湖上再沒人隨便叫他潑猴了。
潑猴惡童的兩幅面孔咱們再來看張懷義和李慕玄這對“人精”。
墨客之說以說李慕玄拜師三一門學藝的過程與美猴王拜師菩提老祖的過程,可以是說如出一轍。咱們可以先看看西游原文,是怎么描寫美猴王拜師前在花果山的“頑劣”。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碧^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段饔斡洝返谝换?/blockquote>這李慕玄和美猴王在自家地盤上,那是同一份的頑劣。但事物皆有兩面性,頑童心性亦如此,小孩子愛惹事的動機是尋求關(guān)注,而尋求過度關(guān)注的孩子則會認為,只有自己被關(guān)注時自己才有價值,所以為了得到關(guān)注,他們會通過甜美、哭啼、搞惡作劇、拖拉或其他破壞行為來引起別人的關(guān)注。
但頑童心性的另一面,卻是有著太強的好奇心,他們樂于嘗試、樂于探險,喜歡新奇的東西,童心是“不經(jīng)世間的造作”的“純潔無疵,天真爛漫的真心”。當年菩提祖師給美猴王取姓“孫”,“孫”指代著初生嬰孩的純凈,正是寄希望于孫悟空也能如嬰兒般純凈如水,心無旁騖地一心求道,所以才賜他姓“孫”。
祖師笑道:“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傍,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薄段饔斡洝返谝换?/blockquote>正如此,當左若童聽聞李慕玄的兒時表現(xiàn),非但沒有厭惡之色,反而嘿嘿一笑,個中意味不言而喻。
有趣的是,張懷義和李慕玄同樣都是出身自富貴之家的,雖然沒有細節(jié)展現(xiàn),但大耳賊少年時顯然也是位愛博眼球、過分張揚的主,甚至因此惹來滅門之禍。
而李慕玄顯然幸運的多,仗著父親是三一門的大金主,可以直接送進下院,由門長親自掌眼,無病無災的從富貴家邁入玄門堂,可謂是福報滿滿。
而張李二人童年時迥異的人生境遇,卻給這兩人未來的人生帶來了完全不同的底色。
試想一下,假如當初美猴王下山學藝之前,花果山就被天庭無情鎮(zhèn)壓,僥幸逃生的猴頭再去菩提祖師那里拜師,是否還會有后來那個飛揚跋扈的“齊天大圣”么?
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驚動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駕座金闕云宮靈霄寶殿,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二將果奉旨出門外,看的真,聽的明。須臾回報道:“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chǎn)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運金光,射沖斗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庇竦鄞官n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薄段饔斡洝返谝换?/blockquote>出了家門,拜師學藝,那就得收斂其在家時的囂張,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哪怕是天生地養(yǎng)的靈明石猴這一走出了花果山,那可真是天上地下第一禮貌猴,咱們來看《西游》原文:
那童子出得門來,高叫道:“甚么人在此搔擾?”猴王撲的跳下樹來,上前躬身道:“仙童,我是個訪道學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擾?!焙锿跤值溃骸拔覠o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西游記》第一回這還是大家印象里那個動不動“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的孫大圣嗎?
無他,拜師學藝就得先學會夾起尾巴。
美猴王也好,李慕玄也罷,拜入門庭,并不意味著師父就會給你傳道受業(yè),值不值得教,是要看表現(xiàn)的。
初入門庭,更要從最低賤的活做起。李慕玄、陸瑾和劉得水三人在下院的任務(wù)就是做做清掃漿洗的雜活,備好每日的柴禾和清水。
而咱們大圣更是不消他人安排,非常的自覺主動,所謂“眼睛里有活兒”說的就是這種,要不怎么菩提祖師座下弟子眾多,偏偏只就生出一個大圣呢?
悟空到門外,又拜了大眾師兄,就于廊廡之間,安排寢處。次早,與眾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jīng)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閑時即掃地鋤園,養(yǎng)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凡所用之物,無一不備。在洞中不覺倏六七年?!段饔斡洝返诙?/blockquote>法不輕傳道不賤賣非至人不傳佛門有一樁著名的公案“五祖?zhèn)鞣ㄙ省薄?/p>
當年禪宗五祖弘忍要弟子們作偈,想看看徒弟們各自的見地。神秀是弘忍門下首席,做偈寫于廊下壁: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后來不認字的慧能聽了這句偈后認為差點意思,于是也做了自己的偈并請別人寫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境界確實不同,神秀是面對世俗的欲望要漸進提高自己修煉成正果,慧能則是講求瞬間頓悟大道,道本是真,何苦妄行。
慧能的境界確實更高,但說實話慧能雖然此時能做出這四句偈,卻并沒有開智慧。因為他還不懂藏拙,還不懂法不輕傳道不賤賣的道理。
人家神秀是僧團上首,僧望巨大,你這每句打臉似的批駁寫在人家旁邊是啥意思呢?出家人就不要臉面嗎?別的僧眾不也要找你麻煩嘛?
五祖弘忍看到慧能的偈后,于是夜里私下為他說法,慧能當聽到《金剛經(jīng)》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當下大徹大悟。
夜里傳經(jīng)這段,像不像悟空在菩提祖師那里的橋段呢?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
可五祖為何要在夜里為慧能說法?不是說眾生平等嗎?你咋不都跟僧眾們說說呢?
因為,不論是佛法還是道法,都講究“道不可輕傳”,火候不到說多了反而容易理解錯誤走入歧途?,F(xiàn)實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全真南宗祖師紫陽真人“三傳非人,三遭禍患,皆不愈兩旬”的典故。
但更致命的是,世上沒有人會承認自己沒到火候,在差別對待之下,會產(chǎn)生巨大的憤怒,憑啥我在寺里位置那么高了,他一個掃地的文盲能得到你的關(guān)門傳授?很多修養(yǎng)不高的一怒之下弄不好就要拆廟了。
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閑。不遇至人傳妙訣,空言口困舌頭干!——《西游記》菩提祖師戒妄言自古以來,為人處世本就是一門大學問,若能深諳其中精髓,不管從事何種職業(yè),面對什么樣的人,都可以輕松應對,雖說未必能夠大富大貴,但至少能混得不錯。相比尚且不懂藏拙不懂法不輕傳道不賤賣道理的六祖慧能,李慕玄能夠?qū)θ靸?nèi)行動的事做到閉口不談,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就智慧多了,而這一點也是備受左若童欣賞。
當年禪宗五祖弘忍半夜里將象征衣缽的“法衣”傳給了六祖慧能,還親自送他連夜出走,離開佛寺走人。
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亙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六祖壇經(jīng)》這可不是佛法,這是見識,更是智慧,是開悟宗師的體現(xiàn)。
一襲法衣會刺激僧眾們心中的不平衡,更是在擴大他們心中的惡。多少年來,神秀的學問是被大家公認的,一直都是首座,積累了那么多人脈。大家都尊敬神秀,都以為神秀才是理所當然的不二人選。如今居然從后廚里打柴的雜役人堆里跑來個一字不識,一點名氣都沒有,誰都不認識的南蠻子廣東人[1],寫了一首莫名其妙的詩,就把大家的偶像、男神、帥哥推倒,讓他落選了。
好好的筆試第一,一面試居然半路殺出個程咬金,讓最后一名錄取了。
太奇怪了,這里面是不是有貓膩?有沒有不正當競爭?是不是走了后門?師傅有沒有難言之隱,是不是被騙被搶?不管怎么,要說清楚,佛門清凈地怎么會容忍這種事情發(fā)生?太不象話!
以五祖的智慧,又怎么會不知道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
這闔寺眾僧只有他和慧能是“明鏡亦非臺”,神秀是“心如明鏡臺”,但更多的人則是“心如大染缸”。以神秀的水平尚且需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你讓其他的和尚們?nèi)绾味糁菩闹械膼耗兀?/p>
果不其然,五祖圓寂不久之后,便有了數(shù)百僧人前往南方追殺慧能禪師欲奪取衣缽的一連驚心動魄的故事。為了避免不測,慧能禪師一度在獵人隊混了長達十五年之久。
他若早早開悟,便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寫一手和神秀針鋒相對的偈語了。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漫畫中,下院的這三位其實最終應該只有陸瑾登堂入室,正式拜入三一門下,李慕玄未來會不會得到左若童的單獨提點,墨客尚不可知。
但已知的落選者劉得水,顯然便如同那些心中不平衡的僧眾一般,對于落選心懷不滿,更對入門標準無法理解,他只能從家世地位去找理由,而永遠不會承認自己不但沒達到火候,更不會承認自己不是修習“逆生”的材料。
不是每個人都是六祖能夠頓悟,這世上的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普通人,但人就是這樣。
知彼易,知己難。
寫在最后這篇文寫到此處,對于墨客來說,其實更多的是用來反躬自省的,左若童選徒是套路嗎?
他給劉得水介紹新師門卻要隱去三一門的痕跡,他給李慕玄做背景調(diào)查卻對他的作為毫不干涉,他對入室弟子水云的鞭策卻用未入門的李慕玄來作案例。
作為師父,對所有修道弟子最大的善,是給比他們水準高一點點的誘惑和考驗去不斷讓他向上突破,最終幫不同根器的弟子都得道開悟,而不是一上來就給他們巨大的考驗讓他們?nèi)?nèi)心煎熬。
這是智慧。
知道人分三六九等,看透人性,而不挑戰(zhàn)人性。便是對座下所有弟子最大的慈悲。
下周墨客出差去東北做交流為期半個月,預估會去透天窟窿實地考察一下。
考據(jù)不易,跪求點贊!?。£P(guān)注?。?!評論!??!謝謝?。。?/p>參考
^據(jù)《宋高僧傳》等記載,六祖慧能俗姓盧。原籍范陽(郡治在今北京城西南),生于南海新興(今屬廣東)。
標簽: